[重走西南联大之旅] 沅陵站
“湘黔滇旅行团”从桃花源继续西行,经过茶庵铺、郑家驿、官庄等小镇至沅陵。因为风雪阻路以及行李迟到,3月初到达沅陵。在沅陵休整了一周左右的时间。沅陵是湘西重镇门户,他们也在此开始体验少数民族苗族和土家族的不同文化和民情。 重读部分日记记录,在沅陵里最有意思的一段,是土木系杨式德先生的记录。既有一句买到柚子的愉悦,“晚饭前买柚子一个,香甜好吃”,也有作为学霸,打扑克牌之余,还要计算一下游戏规则中的数学问题。 杨式德简历:1938年南迁时清华土木二年级,1940年毕业留校任教,1947年获普渡大学硕士学位,1949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,回国任清华大学教授,土木工程系主任,结构力学教研室主任,对我国结构抗震抗爆研究工作做出积极贡献。1976年1月逝世。 旅行团行过湘西的时候,已经名满文坛的作家沈从文还没有在大学执教的经历。他在“卢沟桥事变”之后随杨振声、朱光潜等教授从北平南迁至长沙,此时沈从文先生正住在沅陵哥哥沈岳霖新家“芸庐”,他特别把闻一多、浦江清、李继侗、黄钰生、许维遹等请到“芸庐”休息。下雪天,沈从文更请闻一多等吃狗肉,闻一多毯子裹脚,边吃边高兴得大叫:“好吃、好吃”。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沅陵修整一个星期后,乘汽车沿湘黔公路,经辰溪、芷江、至晃县(今湖南怀化市新晃县),进入贵州玉屏。因为沈从文一路护送师生至新晃,因他是湘西子弟,更自幼闯荡,担当与沿途匪帮交涉行程安全的任务。 沈从文先生曾在沅陵芸庐写下了《长河》《湘西散记》,后来沈从文先生还是来到云南昆明西南联大任教,1946到北大任教。 我们拜访了芸庐故居,可惜已经只剩地板。
随后,访凤凰寺张学良先生被囚禁的故居。秘密囚禁过程中,他上下有五里的活动范围,最爱的是去河边钓鱼后,再将鱼放生于池塘中,池塘中有一石龟。另有网球场地,在此于凤至陪伴张学良一年多时间。厉以宁先生在沅陵曾就读于沅陵的新雅中学(从长沙迁校至此),后来他也写下了纪念张学良先生诗篇。 最后一站,我们来到来到沅陵龙兴讲寺的虎溪讲堂,阳明先生龙场悟道后,终于在此收获第一批”识货”的当地学子,他讲学授课不忘品茶和赏景,在大自然美景中实现思想的提升和净化。王阳明曾在此题诗一首,其中一句”好景同来不同赏,诗篇还为故人留”,这样有哲理,似先生在另一个时空,对每个后来到此的人进行点悟。这里也有董其昌后来顿悟的题词牌匾——眼前佛国。 此时此刻,此景此情,桂花已谢,然小雨淅沥,荡涤一切,让人感到心灵澄明。
沅陵历史积淀丰厚,我们只能匆匆一访别过,希望还能再来这里,探访更多美景奇景。
“固知一死生为虚诞,齐彭殇为妄作。后之视今,亦犹今之视昔”王羲之作兰亭序如是说。
百年一遇之历史之大变局之背景之下,作为个体,先贤圣人、联大学生、此刻我们、未来的人,所有的人一样都在经历应对不确定性和变局,如果要做哲学思辨,就要回答好如何度过一生不后悔,如何增加个人生命的厚度和深度,如何影响他人、造福弱者、奉献大义这些问题。 这样的时空交汇、思想碰撞,必须亲身来沅陵才能深刻体会!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