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| 继续访问电脑版
写文章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2赞
赞赏
手机版
扫码打开手机版
把文字装进口袋

飞歌沅陵杜家坪

0
回复
4698
查看
[ 复制链接 ]

115

主题

123

帖子

968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968
飞歌沅陵杜家坪
     本文作者:武陵轻风

  齐眉界高入云端,
  离天只有三尺三;
  神仙约我聊日天,
  人间四季过一年。

  黄眉界高入云端,
  离月只有三尺三;
  吴刚赠我桂花酒,
  擂鼓台上一口干。

  嶺峯尖高入云端,
  离星只有三尺三;
  牛郎送我汉河水,
  随波漂流到岩湾。

  老鹰岩下路盘旋,
  十湾八拐云雾间;
  百里画廊林海穿,
  十里杜鹃争春艳。

  松溪林深遮云天,
  飞沙溪滩白浪翻;
  九曲回肠绕山转,
  银波闪闪出山川。

  尖山飞瀑当空舞,
  疑是银珠落玉潭;
  无头将军威风显,
  永福庵有不老丹。

  蝉鸣空山百鸟欢,
  清幽寂静淡香远;
  凉风习习自山泉,
  酷暑不过嶺峯尖。

  秋风弄色山水间,
  崇山峻岭层林染;
袅袅炊烟绕村山,
方圆百里似画圈。

青女欢喜满天雪,
银装素裹飘下凡;
冰瀑只挂峭壁岩,
奇巧晶莹胜宫殿。

樱李堆雪满山涧,
春风才绿溪两岸;
红黄紫嫣美杜鹃,
婀娜多姿舞翩跹。

睛空苍翠冠蔽日,
雷雨杪叶千重泉;
鸟啼云海迎日出,
蛙鸣繁星响山弯。

阡陌纵横鸡犬声,
牧童晚归歌为伴;
溪流交错鱼蟹满,
松下清泉石上欢。

木王树下木王村,
木王村里好种田;
朝耕暮耘顺自然,
勤劳淳朴世代传。

杜家坪上杜家人,
杜家人贤赛神仙。
春夏秋冬色变换,
四季如画美江南。
二0一九年仲夏
齐眉界山的老鹰岩壁下路面峡窄,十弯八拐,是去往杜家坪的通道
  杜家坪乡位于湖南省沅陵县东南部,东、南与常德市桃源县、益阳市安化县交界,距沅陵县城近百公里。总面积156.14平方公里,总人口约6900余人,苗族等少数民族占85%。森林覆盖率达92%,现存原始次森林面积100多平方公里。
  境内峰峦连绵,怪石嶙峋。原杜家坪境内的齐眉界、黄眉界和领峯尖山、老虎尖山、天鹅池山、黑尖山巍峨壮丽,俊秀挺拔,直插云端。乡镇所在地的杜家坪、岩湾群山环抱,这里地势平坦、阡陌纵横、鸡犬相闻、清溪流泉、野香四溢,好一幅田园风光,胜似世外桃源;这里的人们民风淳朴、勤劳整洁、热情好客、能歌善舞;这里通往外界的道路斗折蛇行、险象环生,使访客望而却步,让这世外桃源少了份来自城市的纷扰,也使共和国中部完整地保存了方圆百余公里幽山净水。
  曾经四年的联乡生活,让这块梵山净土深扎心田。朴素的民风伴着飘散的野香,浸润着山山水水、村村寨寨、家家户户,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杜家坪人。偶尔有怀揣探密的勇敢者翻山越岭入得其境,总是赞口不绝,留恋不舍。本世纪初,湖南省府离退休老干们获知沅陵县还有此仙境后,他们不顾年岁已高,不畏山高路险,租用当地民车进山,感受古韵民风,欣赏大美山川。曾经的省市领导,而今的探险队员们都惊叹:此身不来是遗憾,来到此山做次仙!
  2013年秋,湖南日报禁毒专刊石姓记者获知杜家坪乡是无毒乡,近六千人口中尚未发现吸毒者,带着疑惑心情深入山乡调查。驱车到达当天晚餐后,小石记者悄然失踪暗访。夜深人静,我心急如焚,因其是青年女子,貌美如花,孤单一人暗访山村,实在让人担心其安全。子时始,她却兴致勃勃出现,激动不已述说暗访经历:开始我认为杜家坪只是风景优美而以,真的是百闻不如一见!这里民风淳朴得令人窒息,不管到谁家、不管认识与否,无论男女老少,见面一句问好,进屋让座、沏茶、上小吃,似乎是亲戚走亲一样,使人小添几份“不好意思啦”。这里村落整洁到颠覆了人的想象力;村寨规划自然形成,错落有致,石板路或水泥路延伸到家家户户,小院洁净、柴垛整齐、畜圈田边、人居坡间,依山傍水,一个村寨便是一副美不胜收画圈。这里百姓安分守己,夜不闭户;她曾试着寻找购买毒品,刚开口询问,便受到路人教育:“妹子,我们这里从来没人搞你要的那东西。那玩意害人害己,你还年轻,赶快戒掉吧,旅游我们欢迎你,若喜欢那东西,我们不欢迎哟。”说得句句在理呀!夜深时,那停在公路边摩托车并无人看管,也不锁上。店铺老板告知,这里不曾听说车辆被盗过。
  驱动我写“飞歌杜家坪”诗歌动力,是一莫姓村民,不知其名。他在集镇上经营一小商铺,农忙时种田,农闲时经商,十分热爱家乡,见杜家坪公路打水泥路面后,公路两侧少了些许风光,便在公路两侧自费购树苗,种植花树“百日红”,坚持数年,影响乡人,乡人同力,十年努力,使境内百里公路旁鲜花盛开,盛夏时节,绽放的百日红似林海里的一道彩虹。正是:“我欲穿花寻路,直入林海深处;群峯缠绕云雾,且见彩虹飞舞。”遥知何处有神仙,尽在群峯云雾间!
老鹰岩上的石壁人像
远眺杜家坪
黄眉界下梯田
黄眉界下的松溪村飞杉溪原始次森林
怀化学院师生在黄眉界考察
嶺峯尖,一脚踏三县
永福庵,修建于明朝,座落于嶺峯尖山顶
岩湾村民称此岩为“无头将军”。据说此岩顶还有似将军头型,后因山外下游人认为此似将军巨岩压了他们龙脉,后将其头部摧毁
file:///C:\Users\Administrator\AppData\Local\Temp\ksohtml6308\wps17.pngfile:///C:\Users\Administrator\AppData\Local\Temp\ksohtml6308\wps15.png
file:///C:\Users\Administrator\AppData\Local\Temp\ksohtml6308\wps16.png
从嶺峯尖飞流直下瀑布,长达十多里路,直到山下岩湾村,形成了多姿多彩的瀑布群。
县领导与村民同乐
传统节目,舞火灯
file:///C:\Users\Administrator\AppData\Local\Temp\ksohtml6308\wps19.png
file:///C:\Users\Administrator\AppData\Local\Temp\ksohtml6308\wps18.png
当有客人来访,夜晚岩湾村民家家户户门前燃起篝火,为访客照明,并自编自演,与客人同乐
人们拿筲箕,在清清泉水里捕鱼虾file:///C:\Users\Administrator\AppData\Local\Temp\ksohtml6308\wps31.pngfile:///C:\Users\Administrator\AppData\Local\Temp\ksohtml6308\wps34.png
老人叫邓伍英,岩湾村人,已经一百零一岁了,还耳聪目明,基本生活完全自理
岩湾村风光旖旎,溪流清澈,民居多依山傍水。(图为岩湾村民吊脚楼)
file:///C:\Users\Administrator\AppData\Local\Temp\ksohtml6308\wps36.png
file:///C:\Users\Administrator\AppData\Local\Temp\ksohtml6308\wps35.png
“十八拐”,是2005年开始修建,经湖南辰州矿业公司进入杜家坪的另一条公路。也因其险峻,少有车行
file:///C:\Users\Administrator\AppData\Local\Temp\ksohtml6308\wps38.png
已经1800多岁的银杏树,十个手牵手壮汉,也难围住。人们称此树为木王树,围绕木王树下居住的人多了,久而久之便形成村庄,后取名为木王村。
春夏秋季节,百花盛开,红装素裹,云雾缭绕,令人心旷神怡
湖南日报禁毒记者深入山区调查
沅陵绘画大师代云保深入山乡考察
随处可见的原始生产生活方式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
x
2020-6-12 12:01:36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返回顶部